如果不特別說明,大家可能都忽略原來合歡山有個美麗的別稱,叫做「雪鄉」。對合歡山的印象多來自於新聞媒體,每年冬季,各家媒體強先登上山,為了就是要報導合歡山雪況,提供第一手消息,讓身處在亞熱帶地區的台灣民眾,也能有親眼目睹漫天飄雪的機會。
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個小小的夢想,想要完成實現的事情。要不是參加了觀光局所舉辦的「旅行台灣,感動100--徐仁修老師的合歡山生態之旅」,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再有機會登上合歡山了,也不會再想起曾經有過的感動--翻山越嶺,行走大自然。
長期生活在競爭激烈的都市中,讓人忘了自然的重要,忘了生態的重要,忘了生命中小小的感動。自然,是人類永遠的歸屬,卻不曾好好親近過他。讚歎國外優質生活環境的同時,忽略了台灣這塊美麗寶島。台灣的美一直都在,只是我們沒有好好去發掘。
一直以來都認為,旅行是件很個人的事情,自己查資料,自己規劃行程,自己…….一且都遵循個人意志。看的是當地最知名的景點,玩的是最新潮的玩法,吃的是最有人氣的道地美食。大範圍快速掃描該地,然後,假裝自己已經認識這個地方探索完這個地方,下次,再前進不同的地方,日復一日。但是,在這次的行程推翻過去的定調,因為有了觀光局,有了台灣好基金會,有了荒野保護協會,可以從有別於一般的角度認識合歡山,體驗台灣的山林之美。
生態旅行,有別於一般的旅遊行成。遊的是天地,看的是山水。印入眼簾的是天、是地、是山、是林,是源源不絕的生命力。再非知名店家或特定風景名勝,隨著四季變化,體驗著天地的變化,感受生命的輪替。
有多久沒有感受到孩提時期旅行前睡不著的那種興奮;有多久沒有因為想去一個地方,就算身體再不看負荷,也要咬著牙吞口藥參加的那種堅持。
體力不堪負荷,跟不上大夥的腳步,留在後頭的是一派寧靜,走走停停,走走停停。就算一臉慘白,含上一顆糖努力爬起身堅定自己的步伐,也要踏遍大夥留下的足跡。
天空的藍 山林的綠
草地的青 杜鵑的紅
慢慢走 慢慢走…...
不疾不徐
因為 我知道
身邊有人陪著我
山神百物跟我一起走
奇萊山上,草木綠的多樣
合歡北峰,紅毛杜鵑紅的放肆
沒有波瀾壯闊的照片,忠於眼前--小小的感動,小小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