廢墟,一個有別於一般大眾會去的地方。因為中山配銷所,開始重視這樣一個空間。喜歡它的舊,喜歡它的壞,喜歡他的殘破不堪.....因為這種種都代表了「生命」,生命刻畫下得痕跡。而《廢墟本》作者中田薰也說:「廢墟,世間喜怒哀樂的縮影...」。
雖然新建築不斷在推出,新站取代舊站,但往往大家回味的還是那舊舊、熟悉的地點。但諷刺的是,對於我們自己生活與居住環境,多數人往往選擇搬離舊有居住地,搬遷至生活條件更好的地區,以提高自身生活水準與品味;而那些無法搬遷的人們,無法建立屬於社區共同的的品味、創造屬於該地的巷弄文化,一昧羨慕他人所擁有的。
不論身處高級住宅區或是巷弄屋舍間的你我,如果少了這些記憶,那我們還會剩下些什麼?
窗與影
滿地的電線,看出大家走的很衝忙;亦或是人們早已將值錢的銅線拿去賣錢,遺落一地的塑膠管?
中山配銷所:不變的格局
以一個不同以往的角度--搭乘電梯
牆角
對立:高樓與平房
夕陽,與等待改變的建築
最後,每每進入中山配銷所的必經之地
基本上,台灣還好多廢墟值得大家去探索,經過我不專業收集後,發現台灣廣為人知的廢墟有下面幾個:
1. 三芝飛碟屋
2. 大坑卡多里遊樂園
3. 金瓜石水湳洞選煉廠(十三層)
4. 台中鬼城(嶺秀、貴城巷)
如果說「記憶」、「刻痕」,人人愛。那麼蚊蟲跳蚤蟑螂螞蟻,他們也喜歡。那種很怕蟑螂螞蟻蜘蛛壁虎膽小怕事怕鬼者,進入廢墟前請三思,本人恕不負「被蚊子丁個滿頭包」、「看到蟑螂尖叫到吼聾啞」、「疑神疑鬼神經質到心臟病發」等之責。
最後,在網路上看很多人對於廢墟有大江大海般的感想,但很不好意思地,我這隻剛接觸廢墟的象只有小河小溪般的想法!XD
以上